句子桥—优美句子的好桥梁

句子桥—优美句子的好桥梁

适合中秋诵读气势磅礴的古诗词

59

一、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

原文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特点

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中秋明月,融合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;
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成为中秋名喻,意境深远。

二、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

原文
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
特点

开创了中秋望月思乡的文学传统,语言凝练而意境悠远;

“海上生明月”成为中秋意象的代名词。

三、王建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

原文
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
特点

通过“中庭地白”等意象营造静谧氛围,烘托普遍的秋思;

以问句结尾,引发读者共鸣。

四、辛弃疾《一剪梅·中秋元月》

原文

忆对中秋丹桂丛,花也杯中,月也杯中。今宵楼上一尊同,云湿纱窗,雨湿纱窗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特点

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情感结合,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;

重复“月也杯中”强化中秋氛围。

五、陈羽《中秋夜临镜湖望月》

原文

迥彻轮初满,孤明魄未侵。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。

特点

以“迥彻轮初满”展现月夜清辉,意境开阔;

融合春意与秋思,别具一格。

六、其他推荐

李白《子夜吴歌·秋歌》:通过“长安一片月”展现边塞秋意,悲壮中透出豪迈。- 齐已《中秋月》:以“空碧无云露湿衣”描绘中秋月色,清新脱俗。- 张养浩《折桂令·中秋》:借中秋意象表达抗元情怀,悲壮中显刚毅。

诵读建议

选择开阔场地,配合月色诵读更能烘托氛围;

可分段讲解诗词背景,帮助理解意境。